如何衡量楼宇经济的发展效益?

历年来,我们都从三个维度来考量:一是考量综合效益。看楼宇经济发展为城市发展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、人文效益、生态效益的总和。如果某个单方面的效益差一点,但综合效益不错,那也表明楼宇经济发展总体状况不错。二是考量税收“总产”、这就是看楼宇经济能产生多少税收、能为地方财政提供多大贡献,以及每平方米楼宇面积的产税情况。


从目前发展状况看,上海、深圳等地的部分城区地方财政收人的80%左右来自楼宇经济税收,每平方米楼宇面积年税收贡献达5000元以上;杭州、宁波、南京等地部分城区的楼宇税收古地方财政收人的比例基本保持在50%左右,每平方米楼宇面积年税收贡献在4000元左右。三是考量税收“单产"。即单体楼宇或单位面积的税收贡献。近年来,各地楼宇经济对地方经济的贡献串逐渐增大,涌现出许多税收“千万元楼”“亿元楼”“十亿元楼”等。北京、上海、深圳等地一幢楼宇一年的税收收人可达几十亿元甚至几百亿元,相当于一个县级城市、地级城市一年的财政收人,可谓是“金矿中的钻石矿”。因此,楼宇经济被称为都市里“垂直的街区”“屹立的开发区”,就不足为奇了。而考量税收“单产“,就是考量“经济密度”,是“亩产论英雄"理念的真正落地。


那如何做大楼宇的税收贡献?.可从三个方面人手:一是要“梯度培育”提总量。对区域内的楼宇经济发展实行“梯度培育”,加强对区内重点楼宇的跟踪分析,密切关注“亿元楼”、“千万元楼”、新建商务楼、更新改造商务楼,提前介人、分类施策、个性服务、逐案优化,提升成熟“亿元楼”“千万元楼”的能级,助推“准亿元楼”“准千万元楼”晋级,扩大“亿元楼”“千万元楼”的后续储备。二是要“腾笼换鸟”创增量。统筹利用现有的楼宇资源,将优势资源向优质企业倾斜,用优质楼宇资源引进优质企业,力求以有限空间创造出几何级的经济增量。


对历史文化深厚、环境资源独特的城区,可依托老大楼、老洋房、老厂房、老场馆等独特楼宇资源,充分满足个性化需求,让“旧楼宇”重新焕发“第二春”。三是要“因楼制宜”活存量。针对现有存量资源,科学制定楼宇整合、改造、提升方案,加大政策支持力度,鼓励楼宇产权单位通过包装策划、置换改造等形式,使闲置楼宇、效益不高楼宇等“重焕生机”,降低楼宇的“空置率”。